您好,歡迎來到甘肅農民網(wǎng)!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何香利 文/圖
深夜的靜寧縣城,銀河書屋的燈光依然明亮。讀者刷臉進門、自助借閱、掃碼離場,不到5分鐘便借到心儀書籍——
這樣的場景,如今在這座西北小城已成常態(tài)。
2023年以來,靜寧縣創(chuàng)新采用“政企聯(lián)建+智慧服務”模式,先后建成3座“24小時自助圖書館”。
這一座座以現(xiàn)代城市書房為載體的文化空間,既是當?shù)厝罕姷摹熬窦Z倉”,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窗口。
如今,“書香靜寧”的品牌愈發(fā)響亮,一場以閱讀為紐帶的文化嬗變正在新征程中悄然發(fā)生……
榜樣引領 書香滿城
“以前我家孩子沒去過圖書館,自從參加完‘朱彥軍讀詩會’‘新書分享讀書沙龍’等活動,現(xiàn)在一有時間就來圖書館。”靜寧縣市民靳曉霞說。
為了擦亮“書香隴原·悅讀靜寧”閱讀品牌,建設書香社會。近年來,靜寧縣將“果香”與“書香”融合,啟動“當果鄉(xiāng)遇見書香”全民閱讀推廣人示范活動。
據(jù)介紹,先后邀請了靜寧縣文學愛好者朱彥軍、馬奔、呂潤霞等12名“全民閱讀推廣人”,通過讀書分享、互動交流等形式,激發(fā)群眾閱讀熱情,提升文化素養(yǎng),為構建“悅讀靜寧”品牌,推動社會文化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靜寧更是聞名全國的“金果之鄉(xiāng)”,更是紅色圣地?!伴喿x是傳承文化血脈、提升城鄉(xiāng)氣質的重要途徑?!膘o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李朋介紹,通過推廣人的示范引領,該縣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氛圍日益濃厚,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精神滋養(yǎng)。
書香為城市賦能,文化為發(fā)展鑄魂。今后,靜寧縣一定要把這一實踐成果拓展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以閱讀為核心的文化服務,建設書香社會、打造書香靜寧,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基地打造成提升靜寧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品牌、市民樂享文化生活的“新地標”。
政企共建 智慧服務
在全民閱讀蔚然成風的背景下,靜寧縣創(chuàng)新推進“悅讀靜寧”全民閱讀品牌建設,通過政企合作、資源整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建設24小時城市書房,拓展閱讀空間,提升服務效能,全力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為當?shù)厝罕姶蛟斐隽恕坝啦幌绲拈喿x燈塔”。
資源共享,拓展閱讀新空間?!拔覀儾扇 畧D書館+社會力量’模式,在位于縣城東、中、西部的東苑小區(qū)、中街勞動驛站、西展體育館等建成了3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書房配備自助借還設備,實現(xiàn)與縣圖書館通借通還,提供全天候閱讀服務?!膘o寧縣圖書館館長薛麗介紹,每個書館基本擺放圖書8000余冊,可容納閱覽人數(shù)60人~80人。
值得一提的是,靜寧縣通過公益組織捐贈、“歸雁工程”聯(lián)絡站等渠道補充圖書資源,圖書館負責圖書更新和設備維護,小區(qū)及機關單位承擔日常管理,形成共建共享機制,實現(xiàn)了“24小時不打烊”的“閱、借、讀、聽、視”全方位閱讀體驗,讓閱讀融入日常生活。
“過去借書要專門跑圖書館,現(xiàn)在下樓就能讀好書?!膘o寧縣東苑小區(qū)居民李女士感嘆。
薛麗介紹,通過系列活動,各書房月均接待讀者超1萬人次,借閱量達5000余冊,累計辦理借閱證4200多個,書籍借閱量11萬多冊,圖書流通率顯著提升,成為“家門口的文化客廳”。
書香育人 文化鑄魂
暮春時節(jié)的靜寧縣,蘋果花芬芳未盡,書香氣息又添新韻。
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靜寧縣圖書館與平涼機電工程學校聯(lián)合開展“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并邀請學者作《論語》主題講座,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讀書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也能學到不同專業(yè)領域的內容,讓我為將來不會迷茫?!睂W生張哲鑫感慨道。
“通過這樣的活動,激勵更多學生愛上閱讀,走進圖書館,更好地推動圖書館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被顒蝇F(xiàn)場靜寧縣圖書館工作人員宋潔說。
近年來,靜寧縣推動“書香進校園”常態(tài)化,通過名家講座、繪本比賽等活動,促進館校資源深度融合。下一步,該縣將擴建書房,并引入數(shù)字化服務,讓閱讀觸手可及。
從“閱讀推廣人”示范引領,到“24小時書房”遍地開花,這種“小空間大民生”的實踐,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樣本。
如今的靜寧,“靜寧蘋果”與“書香靜寧”兩張名片交相輝映,正如讀者留言:“這里有兩種甜蜜——蘋果甜在舌尖,書香甜在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