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甘肅農民網(wǎng)!
炎熱的夏天酷暑難耐,蚊子叮咬是夏天苦惱的事。如今依靠先進的科學,人們防蚊已應付自如。那么,古人夏天如何驅蚊呢?
用煙熏。夏天古人困于蚊蟲叮咬,因條件受限而無特效驅蚊之法,故在實踐中摸索出了煙熏驅蚊法。因艾草、蒿草煙霧不多,味道不嗆人,為古人驅蚊的最佳材料,夏天的晚上和夜間,燃燒艾草、蒿草以驅蚊便走進了百姓日常。
掛蚊帳。掛蚊帳的歷史較為久遠,這也是延續(xù)至今的古老防蚊工具。炎炎夏天,叮人的蚊子被擋在外面,人們鉆進蚊帳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追溯蚊帳的歷史,其實春秋時期就已有蚊帳了。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中記載,春秋時期齊桓公在“翠紗之幬”中避蚊?!按浼喼畮巍?,明明指的就是蚊帳?!对娊?jīng)》中也提到過古代蚊帳,其詩“肅肅宵征,抱衾與裯”中的“裯”,即為那時的蚊帳。唐宋以后,蚊帳得以普及,當時多有詩歌記述蚊帳之事。
佩戴香囊。古人有佩戴香囊的習慣,許多香囊中的藥材也有驅蚊功效。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紫蘇、菖蒲等。這相當于今人的風油精涂在了身上,讓人醒腦明目,還能驅趕蚊蠅。佩戴香囊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時尚裝飾品,明清時期很是流行,這使古人在驅蚊的同時,又追求了風尚。
點吸蚊燈。吸蚊燈,又稱滅蚊燈,清代出現(xiàn)了精巧的銅制吸蚊燈,錐形的燈身上張開一個喇叭形的“大口”,燈捻被點燃后,因冷熱不均產生的氣流,從喇叭口迅速吸入,蚊蟲便會被這股熱氣流吸進燈盞內而亡。
使用滅蚊缸。古人采用滅蚊缸這種奇葩滅蚊法,即在家中大缸內注水養(yǎng)青蛙,因蚊子喜陰涼,又需要在水中產卵,所以愛往缸離飛,一飛進去就會被青蛙吃掉。
種驅蚊草。古人通常會在自家庭院,種植一些有特殊氣味的花草,即驅蚊草。這些花草散發(fā)的氣味不僅能凈化院中空氣,而且有驅蚊之效。常見驅蚊草有藿香、紫羅蘭、鳳仙花、夜來香、豬籠草、薰衣草等。古人在夏夜乘涼時,既能呼吸芬芳的花香,又可防止蚊子的侵擾。(卜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