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毛婧雯 文/圖
8月20日,金城蘭州,2025年全省農家書屋工作培訓班正在舉行。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yǎng)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fā)、樹立崇高理想、涵養(yǎng)浩然之氣?!敝v臺上,中宣部印刷發(fā)行局農家書屋工作處三級調研員陳凱正在激情昂揚地講述閱讀的意義。臺下,眾多參訓人員中,有30多位來自全省基層一線的農家書屋管理員代表特別引人注目,他們齊齊昂起頭,個個若有所思,眼神中滿是對知識的渴望。
“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人對文化的崇拜甚至到了宗教化的程度,古書上說倉頡造字而‘天雨粟、夜鬼哭’,可見在古人心目中,文化的創(chuàng)造是怎樣的驚天地、泣鬼神?!笔謾C“咔咔”地拍照記錄,筆記本上“刷刷”地奮筆疾書,偌大的會議室里,這群每天在村上和書打交道的人,胸中激蕩起漣漪,那是對知識的崇拜、對書籍的喜愛、對文化的珍重。
8月20日,2025年全省農家書屋工作培訓班在蘭州開班。
“2005年,農家書屋啟動試點工作,2007年全面推開、2012年實現全國有基本條件行政村全覆蓋。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建成農家書屋58.7萬家、數字農家書屋20萬家,向廣大農村配送書籍13億冊,農民讀書難的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备吲_縣巷道鎮(zhèn)東聯村農家書屋管理員常娟聽著這些數據,心生喜悅。她所在的東聯村,村上通過土地整合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村集體經濟得以快速增長,為了讓村民在物質豐裕的同時精神生活得以提升,村上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總面積300多平方米的閱讀空間,農業(yè)技術、文學名著、兒童讀物、歷史類書籍應有盡有,極大滿足了群眾的閱讀需求。
當手機成為新農具、新教具、新玩具,也意味著人們“在線”的時間越來越多,分給紙質書刊的時間越來越少。如何讓農家書屋發(fā)揮更大的價值,牢牢把握“公共服務設施、宣傳思想陣地、群眾交流空間”的定位?當講臺上拋出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們心中涌現著不同的答案。
2025年全省農家書屋工作培訓班現場。
“農家書屋不僅是書屋,也可以是黨員的學習陣地、婦女的知識講堂、村民的文化會客廳。”說起農家書屋工作,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zhèn)高墩營村農家書屋管理員景正紅頗有見地,“我們村的農家書屋還聯系了蘭州大學、甘肅農業(yè)大學等高校的志愿者,每周六為孩子們開設免費的輔導班,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群眾的智慧充電站。”
從農家書屋改革提升到“百草園”數字平臺使用推廣,從文化數字化建設到數字化賦能鄉(xiāng)村文化振興,通過參加這次全省農家書屋工作培訓班,農家書屋管理員學習技術、碰撞思想、交流經驗,探討農家書屋如何從“建好”向“用好”“管活”轉變,推動全省農家書屋不斷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