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甘肅農(nóng)民網(wǎng)!
新甘肅·甘肅農(nóng)民報記者 馬雪娟 文/圖/視頻
7月的東鄉(xiāng)縣唐汪鎮(zhèn),晨霧像層薄紗裹著山坳。馬巷村的杏子交易市場,一條不足百米的水泥路兩邊已整齊地擺了十幾個攤位。大大小小的筐子里大接杏、包核杏堆成小山,空氣中氤氳著杏子的香甜味,吆喝聲、討價聲此起彼伏……
“姐,您嘗嘗!今早剛摘的,甜得很!”攤主馬小花利索地從筐子里挑了一個金黃金黃的、如拳頭般大小的大接杏,順勢一捏掰成兩半,遞到游客面前。她腳邊放著6個已經(jīng)裝滿杏子的包裝盒,這是準備發(fā)往浙江的訂單。
游客購買杏子。
馬小花是馬巷村人,家里的6畝地全部種植杏子樹,今年杏子大豐收,每天可以采摘2000多斤杏子?!皠傔M7月就開始在這兒賣杏子,一天能收入六七千元呢!”她笑著指著腳下的包裝盒,“旁邊就是順豐快遞,發(fā)杏子方便得很?!?/p>
東鄉(xiāng)縣唐汪鎮(zhèn)是有名的“桃杏之鄉(xiāng)”,有“絲綢古道河湟口,隴上杏花第一村”的美譽,唐汪川杏子源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久負盛名的大接杏也因盛產(chǎn)于此而有唐汪大接杏之稱,其以果實碩大、味甜適口而享譽西北。
游客掃碼付款。
唐汪鎮(zhèn)從事杏樹種植的有2800多戶,杏樹種植面積達一萬畝。每年的四月當?shù)嘏e辦賞杏花系列活動、六七月舉辦杏子采摘系列活動,4月賞花、7月品果已成為一種固定模式。
晨霧漸散,市場熱鬧起來。來自蘭州的游客馮亞玲蹲在杏子攤前,捏起一顆乒乓球大小的包核杏輕咬一口,蜜一樣的汁水順著指縫流下來:“這杏真甜,皮薄肉厚、汁水充盈,給我裝上兩箱?!睌傊髀榱锏匮b箱稱重,電子秤“滴”一聲:“10斤3兩,就算10斤,一共50元。”馮亞玲掃碼付款,滿意地提著杏子走了。
攤主包裝準備發(fā)貨的杏子。
不遠處的攤位前,老顧客正和攤主商討:“今年還是要100箱杏子,價格能不能再少點?”
攤主憨笑著擺手說:“沒問題,你年年都買,還自己忙活裝箱,肯定給你優(yōu)惠。”
“每年都會給朋友、生意伙伴送杏子,大家都說唐汪杏子味道很好?!崩项櫩鸵贿呇b杏子,一邊和攤主嘮嗑。
市場里頭,快遞工作人員寬膠帶封箱的“滋啦”聲格外響??爝f員潘海龍正貓著腰貼訂單信息,身后的箱子堆得像座小山,每個箱子上都貼著“生鮮專用”“航空件”的標簽。
“每年杏子成熟就進駐到這里,平均每天能發(fā)近200單!”他用手背抹了把額頭的汗,指著箱子說:“每顆杏子都用泡沫網(wǎng)包裝,當天發(fā)走次日到達,保證每一顆杏子新鮮美味?!庇浾邍殉缮降南渥涌戳艘蝗?,有發(fā)往上海的、北京的、福建的……
唐汪鎮(zhèn)的杏子除了市場銷售、休閑采摘外,杏產(chǎn)品深加工也成為了助農(nóng)增收的新路子。唐汪鎮(zhèn)共有杏樹種植、樹苗栽培的合作社9家,杏子銷售、加工的合作社有3家,基本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nóng)戶”的模式,形成集杏子篩選加工、休閑采摘、電商銷售等為一體的產(chǎn)業(yè)鏈條,切實推動村級集體經(jīng)濟強起來、農(nóng)民群眾腰包鼓起來。當前,杏子迎來了成熟采摘季,預(yù)計今年產(chǎn)量能達到5000噸,產(chǎn)值達5000萬元,戶均增收1.78萬元。
下午時分,一陣雨掠過,攤主和游客紛紛躲在棚子下面避雨。馬小花看著手機里的收款記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揚起。
她轉(zhuǎn)頭沖父親喊道:“爸,這幾筐軟一點的杏子咱不賣了,給加工廠做杏干、杏皮水,他們給的價格也不錯!”
父親樂開了花,手底下更快地裝筐:“賣完這幾筐,我得趕緊回家摘杏——園子里還掛著半樹呢!”
雨過天晴,市場上又飄來陣陣杏香。筐子里的杏子漸漸少了,可村民的口袋鼓了,快遞點的訂單堆高了,游客的笑聲更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