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甘肅農(nóng)民網(wǎng)!
劉明禮
千載碧波中,芳魂韻未窮。擎天張翠蓋,搖日染新紅。影浣西子色,香隨越女風(fēng)。淤泥生玉骨,一莖立禪空。荷花,以其清雅、高潔的品質(zhì),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歷來備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常常成為詩詞中贊美的對象。她與盛夏結(jié)伴而來,開得絢麗,開得熱烈,引得無數(shù)風(fēng)流才子競相題詠。
詩言志。李白筆下的荷花,就帶著幾分“仙”氣?!叭粢缮徟?,笑隔荷花共人語”。詩仙眼中的荷花,是通往仙境的信使。若耶溪畔的采蓮少女隱現(xiàn)于田田荷葉間,笑聲與荷香交融,恍若洛神凌波。這荷花,是詩人心中永恒的向往,是其對超脫塵世的美好憧憬。
而若論寫荷,宋人楊萬里最是拿手。其兩首描寫荷花的詩,堪稱古詩中的經(jīng)典之作:“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shí)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绷攘葦?shù)筆,以“無窮碧”潑染天地壯闊,以“別樣紅”點(diǎn)透生命灼灼,將盛夏荷塘的磅礴氣象凝為一幅永恒的畫卷?!叭蹮o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蹦酆沙蹙`的剎那靈趣,被楊萬里精準(zhǔn)捕捉。蜻蜓輕棲的意象,道盡自然萬物間微妙的呼應(yīng),成為生機(jī)盎然的千古名句。
唐代王昌齡的采蓮詩,則繪就一幅人花相映的妙境:“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鄙倥牧_裙與荷葉融為一色,緋紅的面頰與荷花交相輝映。人入花叢難辨形影,唯聞清歌方知所在——這巧思,既是贊荷色之濃艷,更是頌青春之絢爛。
宋人王之道另辟蹊徑,以擬人之筆賦荷花仙姿:“亭亭青蓋倚宮妝,新浴溫泉體自香。暫借青風(fēng)來一霎,欲披云錦見蜂房。”荷葉如華蓋亭亭,荷花似貴妃新浴。清風(fēng)拂過,仿佛要掀開花瓣探看蜂房蜜意,將荷花的雍容與神秘寫得活色生香。
而宋人孔平仲,吟詠的則是荷葉的圓融之美:“一花一葉自相連,待得花開葉已圓。應(yīng)為施朱嫌太赤,故將嫩綠間嬋娟?!被ㄈ~相依,紅綠相諧。詩人猜想定是造物主嫌紅花過艷,特以碧葉相襯——道出荷花“濃淡總相宜”的和諧意蘊(yùn)。詩人的想象,確是新奇而富有張力。
荷花年年開,詩意永流傳。在這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我們何不效仿古人,以一顆詩意的心去感受生活?看那“出淤泥而不染”的玉骨,聽那“卷舒開合任天真”的和鳴,讓平凡的日子,也如荷花般在泥濘中擎起赤誠,于炎夏里綻放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