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甘肅農(nóng)民網(wǎng)!
新甘肅·甘肅農(nóng)民報記者 郭彥英 何香利
在華夏大地的西北一隅,有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圣地——天水伏羲廟。
伏羲廟,古稱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坐落于天水市秦州區(qū)西關(guān)伏羲路,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間(1483年—1484年),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年—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中國國內(nèi)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廟。
每年正月十六,依照傳統(tǒng),來自全國各地代表齊聚伏羲廟“朝人宗”,以此紀念人文始祖伏羲的誕辰。
步入廟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宮殿式建筑的宏偉,飛檐斗拱、雕梁畫棟,令人嘆為觀止;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沉淀,訴說著千年的故事。
廟院里,棵棵古柏參天,如同歷史的守望者,守護著這片圣地,見證著歲月的變遷。
伏羲廟的雕塑藝術(shù)更是巧奪天工。大殿之上的伏羲圣像,神態(tài)莊嚴,目光深邃,仿佛在洞察著世間萬物的變化,讓人不禁對這位人文始祖產(chǎn)生無盡的敬仰之情。
廟內(nèi)的木雕和壁畫,形象生動,線條流暢,每一處細節(jié)都展現(xiàn)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遠古的傳說。
坐在石臺,聽著檐角鈴音的悠長,飄向遠端,喚醒了落日,染紅了寫滿故事的窗欞,染紅了廟院石榴樹枝頭的果子,秋風(fēng)輕拂,帶來了果實的芬芳和歲月的沉淀。